
IPCC發(fā)布最新報告 氣候變化的威脅從未喪失其緊迫性,。聯(lián)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9月27日發(fā)布的最新報告中警告說,如果沒有大幅減排或用有爭議的技術修復氣候,,全球變暖很可能在整個21世紀繼續(xù)下去,,進而極大改變地球的自然環(huán)境以及數(shù)十億人的生存條件。 報告顯示,,全球變暖的事實非常明確,,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也很清楚。目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氮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已上升到過去80萬年來的最高水平,,人類使用化石燃料和開發(fā)利用土地是溫室氣體濃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IPCC表示,,即便二氧化碳排放在一夜之間停止,,從1850年工業(yè)化開始后散逸到大氣層中的5000億噸碳依然會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對地球的生物圈、冰川和海洋造成影響,。 在報告撰稿人與195個國家的政府代表經(jīng)過4天馬拉松式談判后,,IPCC最新報告中的關于氣候變化物理基礎的決策人摘要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出爐,之前每一位代表都對這份最終36頁的報告的每一行文字,、每一張圖表進行了認可,。 在18個標題信息中,這份摘要例舉了自1950年以來觀測到的變化,,明確指出“過去幾十年的氣候變化對于這一千年而言是前所未有的”,。相對于1986年至2005年期間,全球地表平均溫度預計到本世紀末將進一步增加0.3攝氏度至4.8攝氏度,,這取決于未來的經(jīng)濟和科技發(fā)展,。 隨著格陵蘭島和南極洲部分地區(qū)冰川融化的加速,海平面上升――根據(jù)IPCC的最新預測到2100年為26厘米至82厘米――將在許多海岸線地區(qū)增加洪水的危險,。該報告同時還對愈演愈烈的海洋酸化提供了警告,,稱其赤裸裸地威脅到海洋生物多樣性,并因改變降水模式而破壞了全球水循環(huán)和局部淡水供給,。 “氣候變化是我們這一代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負責該評估的聯(lián)合組長,、瑞士伯爾尼大學的氣候科學家Thomas Stocker表示,,“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已經(jīng)能夠說服政治家,我們已經(jīng)拿出了關于氣候變化的一個強有力的評估結果,。前幾稿的科學本質(zhì)并沒有改變,,并且主要信息都被保留下來?!?/FONT> IPCC第一工作組聯(lián)合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說,科學評估發(fā)現(xiàn)大氣和海洋變暖,、冰雪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溫室氣體濃度升高,。他說,,海洋升溫、冰川和冰蓋融化將使海平面繼續(xù)上升,,速度比過去40年來更快,。 Stocker說,全球變暖將使熱浪出現(xiàn)得更頻繁,、持續(xù)時間更長,,濕潤地區(qū)降雨增加,而干燥地區(qū)降雨更少,。他強調(diào),,遏制氣候變化需要“大幅度和持續(xù)地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報告估算了不同情形下全球地表平均溫度的上升幅度,,在溫度升幅最低的情形下,,到21世紀末氣溫將比1850年至1900年間上升1.5攝氏度以上。而在溫度升幅最高的情形下,,氣溫將上升2攝氏度以上,。 在對極為脆弱的南亞地區(qū)的中期(2046年至2065年)溫度預估中,最高升溫部分將分布在尼泊爾,、不丹,、印度北部、巴基斯坦以及中國南部的地區(qū),,升溫幅度為2至3攝氏度,,而這些地區(qū)的長期(2081年至2100年)預估為升溫3至5攝氏度。 IPCC第二工作組和第三工作組的報告將分別于2014年3月和4月公布,。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的綜合報告將于2014年10月公布,。 據(jù)悉,IPCC第五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第十二次會議9月23日至26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各國政府代表27日在斯德哥爾摩簽署了IPCC第一工作組有關氣候變化的自然科學基礎報告,。新報告結合了32個國家600多位作者的努力,,引用了9200多篇科學論文和超過200萬G的數(shù)據(jù),得出了前述結論,。 轉自科學網(wǎng)-新聞 |